
初中一年级的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至关要紧,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只能使后续的学习愈加轻松,还能为将来的进步奠定好的基石。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会历史常识,本文将重点介绍“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要紧历史事件,并提供一些基础复习资料及其详细分析。
1、背景介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始皇以其雄才粗略,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达成了全国的统一。然而,秦朝的统治也因其严苛的法律和沉重的赋税而饱受诟病。秦始皇的暴政最后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类起义不只动摇了秦朝的根基,也为后来的汉朝崛起铺平了道路。
2、基础复习资料
1. 下列工程在秦始皇时修建的是
①阿房宫 ②都江堰 ③灵渠 ④骊山陵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 童谣“阿房,阿房,始皇亡”是暗指
A. 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 有人要在阿房宫暗杀秦始皇
C. 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 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3. 秦末农民战争中,在陈自立为王的是
A. 刘邦 B. 吴广 C. 陈胜 D. 项羽
4. 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 刘邦与秦军 B. 项羽与秦军
C. 陈胜、吴广与秦军 D. 刘邦与项羽
5. 农民战争中,秦朝统治者向哪个投降
A. 陈胜 B. 吴广 C. 刘邦 D. 项羽
6. 下列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领导人中有刘邦和项羽 ②打造了政权 ③一直持续到汉朝打造 ④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秦朝从打造到灭亡共历程了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8. 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陈胜 ②商鞅 ③孔子 ④姜尚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9. 秦末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结合所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起义的根本缘由是什么?
起义的直接缘由是什么?
起义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起义军打造的政权叫什么?
起义的结果怎么样?
起义有哪些历史用途?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冲毁了道路,不可以按期到达。根据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陈胜和吴广号召大伙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3、答案及分析
1. 答案:A
- 分析:阿房宫、灵渠和骊山陵都是秦始皇时期的要紧工程。阿房宫是秦始皇为了展示其威严而建造的宫殿;灵渠是为了交流长江和珠江水系而修建的水利工程;骊山陵则是秦始皇的陵墓。而都江堰则是在秦朝之前,由蜀国的李冰父子修建的。
2. 答案:A
- 分析:童谣“阿房,阿房,始皇亡”反映了秦始皇滥用民力,修建阿房宫致使民怨沸腾,最后致使秦朝的灭亡。
3. 答案:C
- 分析:陈胜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自立为王,打造了“张楚”政权,成为起义的领袖之一。
4. 答案:B
- 分析:巨鹿之战是项羽率领的起义军与秦军的一次要紧战役,项羽在这场战役中大败秦军,奠定了其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5. 答案:C
- 分析: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子婴在农民战争中向刘邦投降,标志着秦朝的正式灭亡。
6. 答案:B
- 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的领导人包含陈胜、吴广、刘邦和项羽,起义军打造了“张楚”等政权,最后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但并未持续到汉朝打造。
7. 答案:B
- 分析:秦朝从公元前221年打造,到公元前206年灭亡,共历程了15年的时间。
8. 答案:D
- 分析:姜尚是西周初期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陈胜则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因此,他们的先后顺序为:姜尚、孔子、商鞅、陈胜。
9. 答案:
- 根本缘由:秦的暴政。秦始皇实行严苛的法律,加重赋税和徭役,致使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
- 直接缘由:被征发戍边的农民途中遇雨,不可以按期到达。根据秦法,误期要被处斩。
- 特点: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备要紧的历史意义。
- 起义军打造的政权:张楚。
- 起义结果:起义最后失败,但为后来的反秦斗争积累了经验。
- 历史用途: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使其统治摇摇欲坠,为汉朝的打造创造了条件。
10. 答案:
- 历史信息:
1. 秦朝时,大家徭役繁重,被征发到远方戍守。
2. 秦朝法律残酷,误期者要被处斩。
3. 陈胜和吴广具备反抗精神和组织能力,可以号召群众起义。
4. 秦末农民起义在仓促中爆发,没经过充分筹备。
4、总结
通过以上复习资料及其分析,大家可以更全方位地知道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深远影响。秦朝的暴政最后致使了自己的灭亡,而这场起义不只反映了人民的反抗精神,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期望同学们通过这类训练,可以更好地学会这段历史,提升我们的历史素养。